當前位置:首頁 > 教研組>> 財會教研組>> >> 正文內容

如果一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現金含量遠低于1,說明“漂亮”的業績只是“紙面富貴”,盈利質量差。

文章來源: 作者:方佩佩 發布時間:2019年11月29日 點擊數: 字號:

如果一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現金含量遠低于1,說明“漂亮”的業績只是“紙面富貴”,盈利質量差。

原創:?馬靖昊?馬靖昊說會計?1周前

(一)

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現金含量,具體比例如下:

營業收入的現金含量=[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1+增值稅稅率) ]/營業收入;

凈利潤的現金含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

?

如果一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現金含量遠低于1,說明“漂亮”業績增長的背后并沒有真金白銀支撐,營業收入、凈利潤只是“紙面富貴”,現金含量低,盈利質量差。

?

歷史上,東方園林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長表現很好,但是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現金含量不夠,隨著業務規模擴大,需要不斷追加營運資本投入,引起資金饑渴癥,最終公司現金無法支撐整個擴張規模,從而暴雷。

?

所謂公司創造價值,是投入現金收回更多的現金的過程——注意,不是利潤,而是現金。從當前會計準則的角度看,公司投入現金后,需要按照權責發生制確認為收入和利潤,而收入和利潤體現為收回更多的現金。收入規模和利潤固然是重要的指標,然而,更多的現金流入是更加重要的指標。

?

(二)

【如何讓虛假的貨幣資金變成真實的貨幣資金】某上市公司在賬面虛構了巨額其他應收款收回,虛構巨額銀行存款轉入,同時轉出巨額資金不入賬,這樣,賬面形成巨額的虛假資金。這么做,會讓虛假資金顯得不夠“真實”,怎么辦?通常的做法是搞一次相當于虛假資金數量的借款和質押,在銀行賬戶上形成定期存單。只要這筆借款和質押不在《審計報告》附注及《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披露,那么,這些虛構的假錢,就“真實”了。

?

這個【借款-質押】的手段是怎么完成的呢?

?

它向安排好的第三方借款相當于虛假資金的數額,然后用定期存單(也可為后來購買的理財產品)為借款方的關聯公司質押擔保,通過承兌匯票貼現的方式將資金歸還借款方。

?

等到定期存單到期后,銀行將定期存單資金解付直接歸還銀行存兌匯票。

?

(三)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手法分類總結:1.虛增收入:虛構客戶、虛構合同、自我交易、違規擔?;鼗\貨款、虛增合同銷售單價、提前確認收入;2.虛增資產:虛增應收賬款、虛增預付賬款、虛增存貨、虛增固定資產、虛增在建工程、虛增無形資產、少計提各項減值準備、虛增銀行存款;3.虛減成本、費用和負債:少計、少結轉成本、前移或后攤成本費用期間、虛減費用、通過關聯方實現自我資金體外循環、挪用資產。

?

簡單快樂-LING:全部都是為了增加利潤,同時增加稅款,這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

(四)

上市公司的報表造假啊,主要就是想辦法將該費用化的東東進行資本化處理,塞到資產負債表中去,讓資產負債表腫腫的,資產虛胖虛胖的;民營企業的報表造假,主要就是想辦法將該資本化的東東進行費用化處理,塞到利潤表中去,讓利潤表看起來面黃肌廋的,好象幾十年沒吃飯。

?

世界因你而不同sky:@燕子smiling 馬大師總是一語道破。

馬靖昊:做假賬的現象,目前主要分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虛增利潤,不少上市公司粉飾報表、業績,使得股價上升,配股價格也水漲船高,這樣可以圈到更多的錢。另一個方向是隱瞞利潤,少計收入、多計成本費用,不少民營企業以此偷稅漏稅。

?

心安便是安:一方極力圈錢 一方努力避稅逃稅 ?都不容易啊

馬靖昊:一個坑股民,一個坑政府...

?

(五)

稅務稽查查什么?

?

1.增值稅零申報問題

?

零申報是一些投機企業常用的手段了。很多不夠負責任的代賬公司也會為了省事常常零申報。

?

其實長期的零申報風險是很大的,如果零申報持續時間達到6個月,稅務機關就會對企業展開分析調查,確認企業是否存在隱匿收入等問題。

?

2.稅負率異常問題

?

各個行業的平均增值稅、所得稅稅負水平在當地的稅務系統中都是有所記錄的,如果你在平均稅負上下浮動不大的話可能不會引起什么注意。

?

但是稅負浮動一旦超過20%,那么你將成為稅務稽查的重點。

?

3.進項發票對比問題

?

稅務機關一直都很重視進項發票對比問題,近年來一直在對增值稅進項和銷項進行大規模審核,主要審核對象是,發票內容的一致性和稅率的準確性。

?

4.稅收優惠企業認定問題

?

對于那些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一直都是稅務機關專門清查的重點。

?

5.發票用量有出入問題

?

稅務機關每個月都會對企業所使用的發票數量、種類、領用存情況以及購領發票數量和實際使用數量之間的出入進行嚴格審核。

?

而發票的增量和增版都是十分困難的,一旦企業提出增量增版,稅務機關一定會實地考察企業情況。

?

6.重點稅源企業問題

?

重點稅源企業也一直是稅務機關關照的對象。這些企業一家的納稅額比很多中小企業加一起還多,如果這類企業出現了偷稅漏稅的問題,那稅收損失該有多大呀,可想而知稅務機關對這類企業的關注力度有多大。

?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日韩精品无码观看视频免费